EASYSOUND

告家长书:孩子听力有问题,该怎么做?

科普

发布时间:2020-07-25

孩子听力有问题怎么办?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发现孩子有听力损失问题,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及时佩戴助听器,这样可以保护孩子残留听力,但是助听器并不是手机,买来就能用,需要做一整套的计划,定制助听器,才能挽回孩子听力。
 
发现孩子听力问题后,首先要做的就是确诊孩子是否真的存在听力问题,确诊听力问题我们需要做的检查是:ABR\耳声发射\声导抗,如条件许可还可以加做一个多频稳态诱发电位(ASSR)或40HZ诱发电位;通过这些检查我们不仅可以确诊孩子是否真的存在听力问题,还可以判断引起听力损失的病变部位,进而对孩子听力损失的性质进行确定(如为感音神经性还是传导性等)。
 
二.确认听力损失程度 主要通过行为测听方法来判断,行为测听方法有多种,主要通过设计测听环境、给声方法等诱导孩子对声音产生兴趣,在给声的同时观察孩子对声音的反应情况,这种方法可以客观了解孩子对各种频率声音的反应情况,得出结果类似于成人的纯音测听结果。是小儿听力程度(分贝数)诊断的标准方法,有些孩子如听损程度太重无法得出结果时,需要结合诱发电位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三.根据确认的听力损失性质和程度来选配助听器或植入人工耳蜗,听力损失程度在极重度以下的孩子,绝大多数孩子佩戴助听器可取得比较好的效果,可考虑验配soundlink助听器,听损程度属于极重度的孩子,年龄小者先考虑验配助听器观察使用效果,年龄较大的(大于24个月),发现较晚的极重度听损孩子,家长了解相关知识权衡利弊,确定选植入人工耳蜗还是助听器。 验配助听器只是干预的开始,之后再经过多次行为测听\和有助(戴上助听器测)行为测听来得到孩子更准确的听力情况和戴助听器后的听力补偿情况,同时也可以了解孩子是否存在听力波动情况,这些检查和观察需要一定时间。 助听器效果判断一般在孩子24个月龄左右时候完成,如果效果评估较好,家长即可以考虑继续使用助听器进行康复,如果助听器效果差就需要考虑通过人工耳蜗植入来解决孩子听力问题。
 
四.验配助听器同时可以查找可能存在原因.医生主要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影像学检查(CT、核磁共振)、基因检查(部分大医院可做,但技术尚不成熟,可靠程度尚不高)等来判断造成孩子听损原因,但因为科学技术手段等因素限制,大多数孩子并不能查找出原因。查找原因对于康复工具选择、孩子未来预期判断具有一定意义。
 
五.从配戴康复工具(助听器或人工耳蜗)开始就需要给他做相关康复,如声音的察知\言语训练等。

推荐文章

隔音耳塞如何选
隔音耳塞如何选

通过使用隔音耳塞插入耳道中与我们的外耳道紧密的接触,这样就能起到隔绝外部声音进到我们的中耳和内耳的作用,从而能够隔绝声音,让我们有一个宁静的休息环境或者是一个相对

阅读全文
amplisound电池为您的助听器保驾护航
amplisound电池为您的助听器保驾护航

源自德国VARTA的高品质amplisound电池 amplisound电池由德国VARTA原厂生产制造。VARTA是全球信赖的百年电池品牌,1887年建立于德国哈根,VARTA以高端的质量和前沿的科技给世界各地提供多种行

阅读全文
如何安装助听器电池
如何安装助听器电池

在安装助听器电池前,首先我们需要确认所用电池的型号,常见型号如10、13、312、675等。 找到电池仓,电池仓通常位于助听器的底部或侧面。 先观察一下助听器电池仓门上是否有代表

阅读全文
日常生活中如何清洁助听器及耳模
日常生活中如何清洁助听器及耳模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该如何清洁助听器及耳模? 清洁助听器和耳模对助听器的工作状态和使用寿命有很重要的影响,在进行清洁时通常会使用一些小工具。 日常清洁: 1、将吹气球对准

阅读全文
AI让我们与听障人士无碍沟通
AI让我们与听障人士无碍沟通

AI的发展让我们与听障人士沟通多了很多便利,AI的无碍沟通主要依赖于其强大的自然语言处理能力、机器学习算法以及不断优化的技术架构。 这些语音识别软件 具备高精度的语音识别

阅读全文
如何做到有效交流,无碍沟通
如何做到有效交流,无碍沟通

今年的主题为健康聆听,无碍沟通。它涵盖了多个方面,旨在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与个人发展的全面性。 我们可以从生活的小处入手,做到健康聆听和无碍沟通。 听力保护:避免长时

阅读全文
健康聆听 无碍沟通
健康聆听 无碍沟通

为了增强全民的爱耳意识,减少耳聋的发生,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卫生部等多个部门,将每年的3月3日设立为全国爱耳日。 听力与语言是人类相互交流和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而耳朵是

阅读全文
为什么坐飞机会耳朵疼
为什么坐飞机会耳朵疼

坐飞机会耳朵疼,这主要是由于气压变化引起的。当起飞和降落时,外界气流速度增快,导致外界气压急剧变化,中耳腔内的气压若无法及时调整,会与外界形成压力差,压迫耳膜,引

阅读全文